外事為民,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向縱深推進的大背景下,以人民群眾滿意度為評判標準的成都外事工作,一方面,敢於自我查找問題,剖析原因,解決問題;另一方面還深入基層一線,到群眾中去,將錶面看上去“陽春白雪”的外事工作深入群眾,“接地氣”,為成都市民、企業提供更優質的外事服務。
  今年夏天才從四川大學畢業的貧困大學生黃婷做夢也不會想到,此時此刻她真的已在法國蒙彼利埃留學了,這個原本只是可望而不可即的夢想卻在市政府外辦的幫助下成真!黃婷的家位於都江堰市石羊鎮寧靜村,這裡正好是市政府外辦的對口幫扶村之一。在對口幫扶的過程中,市政府外辦不僅根據當地實際情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進行幫扶,為當地經濟的持續發展創造條件;更重要的是,在幫扶的過程中,還將對幫扶村的幹部人才“輸血”變為“造血”,創新嘗試利用友城交換生這個平臺,幫這些貧困地區的優秀大學生走出國門,以期他們掌握更多的本領回來建設家鄉。
  這一創新思路萌生之後,市政府外辦對此開始協調大量的工作,收集政策信息,幫助學生準備申請……今年9月20日,經過考試和麵試的黃婷飛赴法國蒙彼利埃市進行為期一年的交換學習。在市政府外辦的幫助下,她不僅獲得成都國際友城獎學金資助,還爭取到法方每月500歐元的獎學金,這已足夠解決她在法期間的生活費用。“出國留學是我從不曾奢望的夢,這樣的夢想竟然在市政府外辦的幫助下實現了,我學成後一定會回國效力,回報家鄉。”黃婷說。
  幫助扶貧村貧困家庭學生出國讀書,是市政府外辦在扶貧工作中的一次創新嘗試,正是這次嘗試,讓優秀的貧困大學生黃婷圓了留學夢。而根據市政府外辦深入當地群眾走鄉串戶的瞭解,當地貧困生家庭有18戶,把每個學生的家庭情況和每個學生的在校表現都掌握得很充分,通過這次成功的嘗試與探索,市政府外辦根據當地群眾所需,充分利用外事資源為當地的優秀大學生搭建一個拓展視野的平臺。而由此撬動的,是當地勤奮上進的風氣和對人才培養更加重視,以期帶動當地群眾受益的最大效應!
  這個發生在身邊的真實故事,僅僅只是市政府外辦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的一個小小縮影。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傾聽群眾的聲音,外事為民“接地氣”,為市民、企業提供優質的外事服務,已然成為成都外事人深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重要方法。
  外事為民的故事 就發生在成都市民身邊
  說外事為民“接地氣”,是因為市政府外辦開展的很多工作都與市民息息相關。稍加留意就會發現,外事為民,真的就在身邊。
  2013發生在身邊的“外事為民”故事
  之成都國際友城青年音樂周
  30萬市民在家門口盡享音樂盛宴
  今年夏天,7月26日至28日,來自美國、德國、韓國、丹麥、比利時等超過10個國家及地區的百餘名青年音樂人及團隊為成都觀眾帶來一場世界級的精彩演出,這場由成都市政府外辦等主辦的2013成都國際友城青年音樂周活動,讓超過30萬的成都市民在家門口免費享受世界級的音樂盛宴。
  令成都市民更欣喜的,是成都國際友城青年音樂周活動不僅是一個高端的音樂節,更是一個精彩的生活節。當時,在東郊記憶的中央大道、明星街等區域都開展了全天候的成都美食品鑒、創意市集、丹巴民族音樂巡游、游戲和沙灘排球等活動,在8點空間小劇場也舉辦了藝術沙龍。成都市民除了在音樂周感受不同國家不同民族的音樂風情外,還盡情地吃美食,玩游戲,看創意。
  2013發生在身邊的“外事為民”故事
  之 成都歐洲月
  為成都市民和企業量身定做交流合作活動
  法國南部文化體驗日、荷蘭周、比利時周、英國首航日、丹麥日以及2013成都-波恩低碳可持續發展論壇……9月7日至10月23日,一個個為成都市民、成都企業以及相關行業領域量身定做的活動持續在成都舉行,這是市政府外辦今年重磅推出的成都歐洲月系列活動。
  在一個多月的時間里,市政府外辦依托我市歐洲地區的國際友城,圍繞經貿、文化、教育和環保幾大板塊等市民和企業關註的焦點領域,以文化沙龍、演出展覽、推介會和專題論壇等喜聞樂見的呈現形式,開展系列主題活動,最大程度向市民開放,讓廣大成都市民和企業分享城市對外開放和國際交流的成果。
  2013發生在身邊的“外事為民”故事
  之 促成怡和獎學金項目
  推動怡和獎學金項目落戶 成都學生受益
  今年9月2日,是成都各中小學正式開學的第一天。在石室中學的開學典禮上,該校國際部2013級畢業生江蝶領取了百萬全額怡和獎學金。江蝶是西部地區首位怡和獎學金的獲得者,獲得的獎學金包含了學生學習期間每年的學費、生活費、往返機票等。
  怡和獎學金項目,是英國怡和集團針對中國、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國家申請牛津大學和劍橋大學本科入學的學生所特設的獎學金。自1982年以來,31年間該獎金只頒發給了150多人。正是由於成都市政府外辦努力推動,去年,怡和集團將成都正式列為怡和獎學金項目的招生城市。今年,怡和獎學金總共只有8個名額,成都學生江蝶就成為西部地區首位怡和獎學金的獲得者。
  2013發生在身邊的“外事為民”故事
  之APEC商務旅行卡推廣活動
  一張APEC卡 可幫助成都企業暢行亞太16國
  “一張APEC商務旅行卡,讓你無需簽證暢行亞太16國。”9月23日,成都市政府外辦率先在全國創新建立的電子平臺,在網上開通APEC商務旅行卡在線申報平臺,成都市民通過“報件網上預審、後臺一次受理”的方式就可以申辦APEC商務旅行卡了。
  為幫助市民瞭解APEC商務旅行卡的基本知識,針對申辦中可能存在的疑問,市政府外辦編髮了APEC商務旅行卡知識問答小手冊5000冊,免費向市民發放。而在我市部分工業園區,市政府外辦的工作人員還借助園區的集聚效應,對APEC商務旅行卡政策和申辦知識進行專題講解。APEC商務旅行卡“走”進園區、進商會、進企業、進網絡,美麗的蓉城出現了一股申辦APEC商務旅行卡的“熱潮”,數據顯示,目前在蓉企業的管理人員已有228人次申辦了APEC商務旅行卡。企業反饋的意見都比較統一,覺得APEC商務旅行卡好用、便利,有助於他們開拓亞太地區市場。
  ……
  像這樣發生在成都市民身邊的“外事為民”故事,還有很多很多。下個星期,市政府外辦又將在去年開展的領事服務宣傳周活動基礎上,以更加喜聞樂見的形式,義務為企業、市民、學生開展海外預防性領事保護知識培訓,不僅針對即將出國留學的學生們,還將走進企業園區,甚至田間地頭,讓即將出國務工的群眾,以及有家屬在國外務工的群眾瞭解更多的領事保護知識。
  其實,只要稍加留意,就會發現這些發生在身邊的外事為民故事。現在,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成都外事人正以“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精神,立說立行,把整改落實到這一項項目具體行動中。
  問需於民
  把每一件事都做到群眾的心坎上
  視群眾為親人,問需於民;視群眾為老師,問計於民;視群眾為裁判,問效於民——是我市在堅持群眾路線實踐中總結出來的行之有效的群眾工作法。市政府外辦在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始終堅持把“三視三問”群眾工作法作為外事工作的出發點和歸宿。
  今年7月,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向深度和廣度全面推進之際,市政府外辦來到蒲江縣鶴山鎮開展對接,瞭解受災群眾所需,隨後就給受災群眾送去了電熱水器、電熱水壺、滅蚊器、消毒液等生活必須物品,解決了群眾當前最急需解決的洗澡、環境消毒等實際生活問題。而在蒲江縣甘溪鎮,市政府外辦相關負責人多次深入當地,與縣、鎮、村領導班子和村民座談,掌握了該村的發展需求。詳細瞭解到當地發展和當地群眾所需之後,迅速破解瞭解制約新民村發展的多個問題——協調落實260萬元資金,改建新民村道路6.3公里,改善交通;協調落實建設20多萬元資金,解決新民村的溝渠和蓄水池建設,改善民生;幫助建立新民村雷竹合作社,加強農村—超市對接,拓寬雷竹筍的銷售渠道,帶領致富之路;指導新民村與蒲江縣茶葉龍頭企業進行合作,理順產銷渠道,引導產業發展……這一系列的措施每一項都做到了當地群眾的心坎上。
  除蒲江以外,市政府外辦為將“外事為民”更加“接地氣”,深入都江堰、彭州等地開展調研8次,組織撰寫8篇調研文章,不僅是深入基層瞭解情況,深入群眾聽取意見,深入實際發現問題,更是通過與區(市)縣、鄉鎮幹部“面對面”交流,吸取“營養”,形成了一些新觀點、新思維。其中,《貫徹全域開放戰略 引領區(市)縣開展國際交流》的出爐,正是深刻分析出制約區(市)縣開展國際交流的原因,提出了市政府外辦引領和帶動區(市)縣開展國際交流的工作思路,對充分發揮外事資源作用,進一步加強“外事為民”工作都具有指導意義。
  正是由於市政府外辦扎根於群眾,問需於民,才能知民情,解民意;正是因為真正把群眾的“小事”當成自己的“大事”記在心上,市政府外辦才能扎扎實實解決群眾身邊的問題,把每一件事都做到群眾的心坎上。
  問效於民
  用外事資源為市民帶來最大實惠
  外事工作具有工作涉外程度最高、外事資源最多、國際合作信息最靈、幹部國際交流經驗最豐富等特點,一眼看上去仿佛都是“陽春白雪”的工作,總與老外打交道。但實際上,成都外事人傾心儘力從事的每一項工作,本質上都是在為成都市民服務,為成都企業發展服務,為我們大家所生活的這座城市的經濟發展與對外開放所服務。“三視三問”,問的是群眾意見,問的是群眾期待,成都外事人問效於民,是要力求用外事資源為市民帶來最大實惠!
  今年9月1日,成都口岸正式對45個國家實行外國人72小時過境免簽政策,成都因此成為中西部地區第一個實施72小時過境免簽政策的城市。這項寬鬆簽證政策的背後,傾註著成都外事人的很多努力與付出。這項政策的正式實施,將極大地帶動成都旅游、交通、餐飲、購物、住宿、休閑等消費及會展、商務、航空業的全面發展,給廣大市民帶來實惠,給相關行業從業者帶來的利益更是無法估量。而成都經濟社會發展、國際化發展必將帶來更多的就業、投資、留學等機遇,受益者正是廣大的成都市民以及在這座城市工作、生活的人們。
  10月24日至25日,按照中央、省委和市委的部署,市政府外辦召開民主生活會,成都外事人要將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抓緊抓實、引向深入。“還要加大‘外事為民’服務力度”;“班子成員帶頭開展‘五進’、‘雙報到’、‘三個一’和‘掛包幫’活動”;“每人每年進窗口至少2次,至少聯繫1個區(市)縣外辦”;……在這場民主生活會中,成都外事人敞開心扉,坦誠相見,深入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為的是讓“外事為民”更加地“接地氣”。他們要採取多種形式開門評風、開門納諫,廣泛聽取群眾意見,充分聽取群眾意見,把群眾意見轉化為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把群眾期盼轉化為改進作風的持久動力,為成都開放型區域中心和國際化城市建設匯民心、集民智、聚民力。
  本報記者 鄭瑩瑩  (原標題:到群眾中去:外事為民“接地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c20hcmfw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